結構健康監測指的是針對工程結構的損傷識別及其特征化的策略和過程。結構損傷指的是結構材料參數及其幾何特征的改變。結構健康監測過程涉及使用周期性采樣的傳感器陣列獲取結構響應,損傷敏感指標的提取,損傷敏感指標的統計分析以確定當前結構健康狀況等過程。
結構健康監測技術有哪些呢?技術也就是結構健康監測的方法,這里提供幾種結構健康監測技術:
1、GPS變形監測:
應用GPS進行變形監測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
2、地面監測法
使用高精度測量儀器(如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等)測量變形體的角度、邊長和高程的變化來檢測其變形。是目前變形監測的主要方法。
3、衛星遙測技術
合成孔徑雷達(SAR)是20世紀5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一種微波傳感器,也是微波傳感器中發展最為迅速和有效的傳感器之一。隨著SAR技術的飛速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了新興的交叉學科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技術InSAR,它是SAR與射電天文學干涉測量技術的完美結合,該技術特別適于解決大面積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精度可以達到毫米量級,是一項快速、經濟的空間探測高新技術。
4、其他技術方法
應變測量,準直測量、傾斜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