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測的目的、范圍和內容
受檢房屋位于浙江省,為一棟三層的框架結構房屋,該房屋三層發生火災,導致主體結構混凝土變色剝落、露筋,窗戶變形,屋面坍塌,墻面開裂。為了解當前房屋的火災損傷情況,對2號車間進行火災后檢測,為后續處置提供技術依據。
2檢測內容
根據相關規范、規定,并結合委托方要求,本次具體檢測內容為:
?。?)火災過程、燃燒范圍、過火面積調查,通過現場殘存材料的狀態分析判斷火災現場的溫度。
?。?)過火后鋼結構結構損傷情況調查,調查屋頂鋼結構構件的損傷情況。
?。?)過火后混凝土結構損傷情況調查,調查混凝土表面色澤、錘擊反應、混凝土剝落、露筋、混凝土強度、墻體開裂等情況。
?。?)采用鉆芯法抽樣檢測過火區和非過火區柱、梁、板混凝土強度。
?。?)房屋變形情況檢測。
?。?)對鋼結構、混凝土構件、圍護墻構件進行初步鑒定評級。
?。?)提供火災損傷檢測報告。
3現場檢測
3.1房屋損傷檢測
鋼結構構件損傷檢測
通過對現場勘察,2號車間屋面鋼結構坍塌,鋼梁扭曲變形,高強螺栓連接節點被撕裂。
混凝土構件損傷檢測
現場對受檢區域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的外觀顏色、裂縫、錘擊反應、混凝土剝落和露筋等損傷情況進行了詳細檢測。
圍護墻構件損傷檢測
現場對受檢區域的圍護墻進行了詳細檢測。
4火災后損傷分析評估
4.1火場溫度分析
根據《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標準》(CECS 252:2009),依據鋼結構損傷情況和混凝土表面的顏色、錘擊反應、混凝土剝落情況、火災后的混凝土強度以及現場燒毀和殘留物殘留情況判斷。Ⅰ區的最高溫度約為700℃~800℃,Ⅱ區的最高溫度約為300℃~500℃,Ⅲ區的最高溫度為<200℃。
4.2火災對鋼筋構強度影響分析
根據《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標準》(CECS 252:2009)及有關資料:在高溫過火冷卻后,鋼筋的強度總體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溫度越高,鋼筋強度折減越大。Ⅰ區的最高溫度約為700℃~800℃,鋼筋的屈服強度在高溫冷卻后強度折減系數為0.85;Ⅱ區的最高溫度約為300℃~500℃,鋼筋的屈服強度在高溫冷卻后強度折減系數為0.95;Ⅲ區的最高溫度為<200℃,鋼筋的屈服強度在高溫冷卻后強度折減系數為0.95。
4.3火災對混凝土強度影響分析
根據《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標準》(CECS 252:2009)及有關資料:在高溫自然冷卻后,混凝土的強度總體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溫度越高,混凝土強度降低越嚴重。Ⅰ區混凝土墻強度等級推定為C18,低于C25設計強度要求;Ⅱ區混凝土強度等級推定為C19,低于C25設計強度要求;Ⅲ區混凝土強度等級推定為C25,滿足C25設計強度要求。
4.3構件鑒定評級
根據《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標準》(CECS 252:2009),依據構件燒灼損傷、變形、開裂,火災后構件初步鑒定評級可分為4類(火災后結構構件損傷狀態不評Ⅰ級):
狀態Ⅱa——輕微或未直接遭受燒灼作用,結構材料及結構性能未受或僅受輕微影響,可不采取措施或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狀態Ⅱb——輕度燒灼,未對結構材料及結構性能產生明顯影響,尚不影響結構安全,應采取耐久性或局部處理外觀修復措施。
狀態Ⅲ——中度燒灼,尚未破壞,顯著影響結構材料或結構性能,明顯變形或開裂,對結構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產生不利影響,應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換措施。
狀態Ⅳ——破壞,火災中或火災后結構倒塌或構件塌落;結構嚴重燒灼損壞、變形損壞或開裂損壞,結構承載能力喪失或大部分喪失,危及結構安全,必須立即采取安全支護、徹底加固或拆除更換措施。
根據受檢區域鋼結構損傷情況、混凝土構件表面的顏色、錘擊反應、剝落情況及混凝土強度對構件進行鑒定評級。
您正在向檢測專家團隊咨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