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測目的、范圍和內容
受檢房屋為一棟地下二層地上十八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房屋,建筑結構圖紙齊全,為了解該房屋第下一至一層1~4/A~K軸區域改造后的安全情況,對該房屋受檢區域進行局部安全性檢測,出具安全性檢測報告。本次檢測的主要內容包括:
?。?)查詢原設計圖紙資料;
?。?)調查房屋使用及改擴建情況;
?。?)對房屋現有圖紙進行復核;
?。?)對房屋損壞現狀進行檢測;
?。?)對房屋主要框架梁、柱配筋進行抽樣檢測;
?。?)對房屋主要承重構件材料力學性能進行抽樣檢測;
?。?)對房屋局部區域進行建模計算,分析的安全性情況;
?。?)出具房屋局部區域安全性檢測報告書。
2技術依據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19);
?。?)《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標準》(JGJ/T 152-2019);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11);
?。?)《高強混凝土強度檢測技術規程》(JGJ/T 294-2013)(參考);
?。?)《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 50784-2013);
?。?)《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 8-2016);
3判定標準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
?。?)《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 50292-2015);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8-2021)。
4受檢區域結構概況
本次對該房屋1~4/A~K軸區域地下一層及一層的柱,一層、二層的梁、板進行檢測,受檢區域柱距東西向主要為8500mm、7000mm、5700mm,南北向主要為9000mm、8000mm、6000mm;框架柱主要截面尺寸為800mm×800mm,框架梁主要截面尺寸為750mm×600mm、600mm×400mm;樓板均為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受檢區域的樓板厚度為120mm。
5房屋使用情況
通過對現場的實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受檢區域地下一層1~4/A~K軸目前處于空置狀態、一層1~4/A~K軸處于營運狀態,自建成后未發生過使用功能改變、火災等情況。
6受檢區域建筑結構復核
根據委托方提供的建筑結構施工圖,現場對房屋建筑結構進行了測量與復核。主要包括軸網尺寸、結構層高、主要結構構件截面尺寸、構件配筋等情況的檢測與復核。
?。?)主要軸線尺寸的測量與復核
采用激光測距儀和鋼卷尺對主要軸線間距和層高進行測量與復核?,F場測量結果表明,受檢區域主要軸線尺寸、層高與圖紙基本相符。
?。?)主要結構構件截面尺寸的測量與復核
采用5m鋼卷尺對梁、柱的截面尺寸進行測量,并與原設計圖紙進行比較復核,詳見表8.3?,F場測量結果表明,受檢區域混凝土結構構件截面尺寸與圖紙基本相符。
7鋼筋混凝土構件配筋的調查
采用鋼筋探測儀對主要混凝土構件的配筋數量(包括箍筋間距和縱筋數量)進行調查,個別構件鑿開混凝土保護層,采用0-200mm游標卡尺量測鋼筋直徑,由于現場條件限制,本次檢測對部分區域構件進行測量;現場檢測結果表明,受檢區域混凝土構件配筋與圖紙基本相符。
8檢測結論及建議
受檢區域主要檢測結論如下:
?。?)受檢區域地下一層1~4/A~K軸目前處于空置狀態、一層1~4/A~K軸處于營運狀態,自建成后未發生過使用功能改變、火災等情況;
?。?)受檢區域建筑結構布置、軸網尺寸、層高、主要構件截面尺寸與原設計基本相符;受檢區域混凝土構件配筋與原設計基本相符;
?。?)受檢區域結構構件基本完好,梁柱節點基本完好,未見明顯結構損傷;
?。?)受檢區域抽檢混凝土抗壓強度,原設計為C40的構件混凝土抗壓強度在41.9MPa~43.6MPa之間,滿足原設計C40的要求;
?。?)計算結果表明:受檢區域裝修后相關范圍的梁、板承載力驗算均滿足計算要求。
?。?)房屋受檢區域抗震構造措施核查結果表明,房屋滿足B類建筑、后續使用40年的鑒定要求。
您正在向檢測專家團隊咨詢問題